2035年天然气将成为第一大能源

   2013-02-04 中国化工报李闻芝

118

 

世界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东西“两线”,其中,东部的俄罗斯—中亚—北非—西非常规资源线以常规石油为主;西部的北美—南美非常规资源线以油砂、致密油、重油等为主,图为世界石油储量“八”字资源线。

 
  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与大国争夺、地缘政治、地区利益和民族纠纷等矛盾纠缠在一起,大幅震荡成为常态。而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国际油价的持续飚升,让更多的人开始担心油气供应紧张对世界能源安全带来的威胁。与此同时,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就在很多人以为新能源革命将会颠覆传统能源市场格局之际,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上周表示,根据最新发布的《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全球油气资源供给基础牢固,完全可以满足本世纪的需要——

 


去年底,英国石油宣布以11亿美元向阿布扎比国家能源公司出售其北海油田资产。 图为英国石油在北海的安德鲁平台。(CFP供图)


  油气储量半个世纪翻一番  2050年后将出现供过于求


  “我们认为,根据目前油气资源的探明量和采出量情况,全球油气资源基础牢固,油气资源供应完全可以满足本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所长徐建山表示。目前,世界石油资源总量达到9315亿吨,其中,常规石油资源量为5321亿吨,非常规石油资源量3994亿吨;世界天然气资源总量达到852万亿立方米,其中,常规天然气资源量525万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327万亿立方米。而截至目前,石油资源的采出量只有1565亿吨,采出率只有17%;天然气的采出量为97万亿立方米,采出率为11%,未来的开采潜力巨大。


  “多种因素让我们对全球的油气供应持更加乐观的态度。”徐建山对上述论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油气资源评价值不断增加,随着勘探开采技术和理论的突破和提高,油气勘探量不断增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油资源的储量只有2000亿吨,而到了本世纪初这一数值达到了4000亿吨。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最新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全球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达5321亿吨,比2000年评价结果又提高了19%,未来的数十年内石油资源的储量还会逐步提高。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价格的提高,非常规的油气资源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常规油气资源靠拢,两者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同时新的油气资源不断被发现也将增加油气的供给量,近几年国际上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再次,如果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能够在常规油气田开发上大范围应用,将显著提高石油采收率。如果按照采收率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现有油气田就可多采出石油23亿吨。


  徐建山还提出,2050年后,世界石油将出现持续供过于求的宽松局面。预计,全球油气需求将在2040年前后分别达到47亿吨和5万亿立方米的峰值,之后产量将缓慢下降,石油产能将高于石油需求。事实上,2012年,受到世界经济不振的影响,全球石油市场一改新世纪以来的紧张态势,首次出现了宽松局面。2012年世界石油需求为8970万桶/日,供应量为9090万桶/日,供应富余120万桶/日,逆转了新世纪以来供应相对偏紧的局面,而且供需宽松的态势还会在2013年延续,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13年,石油供应富余80万桶/日,相对宽松的供需形势不支持油价走高。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 图为利比亚伯瑞加炼油厂。 (CFP供图)


  新能源占比短期内难以大增 油气主体地位40年不会改变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代表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日益受到重视。新世纪以来,受石油峰值论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多国积极实施新能源战略,通过采取高额补贴和优惠政策,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而新能源的产量由2000年的5300万吨油当量增长到2011年的1.95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达12.4%,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2000年多的0.55%增长到1.59%。


  徐建山指出,尽管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但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短期内还难以大幅度提高,油气将长期占据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半壁江山。到2030年,油气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合计为56.3%,其中,石油的比重为28.5%,天然气为27.8%。到2040年和2050年,油气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仍达55.9%和53.0%,主体地位不会改变。


  对于石油能否被替代的问题,徐建山认为,石油被替代是一个逐步地、部分被替代的过程,替代石油时代何时到来,还难以预料,替代的时间取决于替代能源的发展。这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不能忽略:一是要首先要有足够多的替代能源,且能实现大规模生产;二是替代能源在价格上要有竞争力,按目前非常规油气生产情况计算,替代能源的生产成本只有低于100美元/桶,才有竞争力,在经济上才是可行的。


  而目前新能源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2012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已经开始削弱。由于新能源的技术和成本没有获得重大突破,新能源对于全社会能源的贡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能相对过剩、利用率低等问题,近年来各国政府开始调整对新能源的政策,逐步减少补贴,其中光伏行业政策调整的力度最大。2012年德国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从上年的7.4吉瓦降到了2.5~3吉瓦,新建光伏项目的上网电价补贴下调了20%~29%;美国2012年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为161亿美元,为2011年的一半;意大利也出台新规,逐年下调光伏项目的补贴,并恢复了每年申报项目规模的上限;西班牙计划2013年对光伏领域补贴降到1.07亿美元,对风电项目投资也降到9.63亿美元,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2.44亿美元。


  与之相反,与新能源相比,近年来非常规油气资源成本更低廉、应用更灵活、效益更明显,吸引了大量投资,产量的增长大大补充了常规油气资源,投资的转移也影响了新能源的发展进程。

 

随着“十二五”期间中国油企加快海外投资,国家加大开发海洋油气以及页岩气的力度,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图为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生产的新型石油钻井设备。 (本报记者 张育 摄)


  天然气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2035年将成为第一大能源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在油气的供应中,天然气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过去2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2.4%,而同期石油年均增速仅为1.1%。目前,天然气采出程度远低于石油采出程度,2011年天然气储采比为59,石油储采比为46,天然气储采比高于石油储采比,因此未来增长潜力大。据预测,2030年世界天然气需求将达到4.8万亿立方米,2035年将达到5.1万亿立方米。届时,天然气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超越石油和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


  天然气的性能与石油接近,其基础设施可以与石油共用,这为其替代石油提供了条件。加上天然气价格比石油低廉,巨大的油气价差难以短期内缩窄,以气代油趋势将加强。天然气的替代领域主要是车用燃料和化工原料,预计,2020年和2030年,天然气汽车可替代石油8500万吨和1.5亿吨;化工原料的替代规模也将达到几千万吨。随着天然气用量的上升,天然气贸易量也在快速增长,全球统一的天然气市场正在形成。


  徐建山表示,要形成全球统一的天然气市场,有3方面的因素。


  一是要有一定贸易量。近年来,世界天然气贸易量增长,LNG贸易日趋活跃。数据显示,2002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只有5813亿立方米,而到了2011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达到了10254亿立方米,年均增长近7%;天然气贸易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23%提高到了32%;LNG贸易参与国家和地区由2001年的21个扩大到2012年的41个,世界天然气贸易的多元性使其竞争力有所增强。
  二是欧亚地区可能首先建成跨国家和地区的天然气区域性市场。在欧亚地区,LNG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长距离大型管道的大规模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地区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天然气在该地区的市场联动性增强,价格联系更加紧密。


  三是北美天然气放开出口限制对推动全球天然气贸易市场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美国近期调整天然气出口政策,允许有条件出口天然气,同时由于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加,天然气出口成为必然趋势;加拿大天然气出口也采取了多元化政策。


  徐建山分析,随着消费量和贸易量的增加,以及在油气中地位的提升,天然气将通过价格影响石油行业的发展,从近期和中远期来看,油气价格将经历挂钩—脱钩—联动3个阶段。


  近期看,天然气与石油的价格挂钩,目前欧洲与远东原油的价格是联动的;中期看,天然气价格将与石油价格逐步脱钩,随着消费量不断增加,天然气将逐渐成为独立于石油的商品,不同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油气价格走势有所不同。由于天然气供应充裕,天然气价格不可能和石油价格一样,长期处于高位,而且天然气市场的全球化为天然气价格最终脱离石油价格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撑。


  远期看,油气市场和油气价格又将紧密联动。油气价差越大,天然气替代石油的量也越大,一旦价差突破临界点,天然气大规模替代石油,将缓解对石油的需求和压力,也使油气市场价格紧密联动,天然气有可能制约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

 


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28%,估计 2020年将达到1亿辆左右

  非常规油气将改善失衡格局 西线油气供应地位愈加重要


  尽管世界油气供应总体呈现宽松态势,但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世界油气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呈现出“八”字线的分布特征,即东西两条线。东线是指位于东半球的俄罗斯、中亚、中东、北非等资源国由北向南构成了一条以常规资源为主的油气供应带,是传统的石油主要供应区,2012年东线石油产量为24亿吨,占全球产量的60%,常规石油资源量占全球剩余石油资源总量的75%。


  西线是指位于西半球的北美、南美一线,西线的常规油气储量和产量远不及东线。其资源主要是非常规资源,以油砂、致密油、重油和深水等非常规资源为主,目前西线非常规石油资源量占世界非常规石油资源总量的77%,石油储采比由1990年的29升至由2011年的69。


  20多年来,东线和西线剩余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也呈现出一降一升不同的变化趋势。东线剩余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76%降至2011年的64%,而西线剩余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比例由1990年的19%升至2011年的33%。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加拿大油砂、美国页岩气、委内瑞拉超重油、墨西哥湾和巴西的深水石油等非常规资源的开发开始突破了经济、技术限制,成为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有数据显示,全球非常规资源丰富,增产潜力很大。非常规石油资源量达到3994亿吨,其中包括重油资源837亿吨、油砂1357亿吨、油页岩(干酪根油)1470亿吨、页岩油329亿吨;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达327万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199万亿立方米、致密气81万亿立方米、煤层气47万亿立方米。


  美国非常规油气革命导致非常规油气产量大幅提高,使非欧佩克石油产量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强劲增长,2012年非欧佩克石油产量增长了50万桶/日,是2011年的5倍。而页岩油和油砂生产使北美2012年的石油产量增长了约10%。随着页岩气的快速开发,美国天然气产量实现连续增长,2009年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2012年全球天然气产量估计将达到3.4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页岩气的贡献功不可没。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所长单卫国表示,今后随着美洲非常规油气和深水石油项目的推进,其油气产量在世界油气总产量的比重将不断上升,东西油气供给不平衡的局面将得到改善,西线的油气供应在全球的地位将愈加重要。


  石油消费重心继续向东转移 亚太将成为唯一净进口地区


  与油气生产重点西进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石油消费却正在向位于东半球的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区正在取代北美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油气消费地区。进入本世纪后,发达国家石油消费开始自然递减特别是随着油价的持续攀升,发达国家的消费出现了弹性抑制,而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则出现了刚性增长。


  专家预测,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油气消费正逐渐接近高峰,石油消费在全球消费总量中的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45%下降到2030年的39%,而天然气消费在全球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将由47%下降到2030年的36%。而亚太地区的油气消费量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目前,亚太地区石油需求量为13.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32.4%,预计到2030年,消费量将增加到18.4亿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5.3%。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将从目前的占世界的18%(6000亿立方米)大幅上升至2030年的28.5%(1.4万亿立方米),并将在2020年后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消费区。世界油气消费重心由西向东转移的特点逐步凸显。


  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测也显示, 2011~2035年,世界经合组织年均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下降1%,非经合组织的年均增长率为1.7%,而亚太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达到2.2%,远超其他地区。到2035年,亚太地区石油供需缺口将由目前的9亿吨扩大到的11.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由目前的70%进一步上升到2035年的77%。亚太地区天然气供应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到2035年供需缺口将由目前的970亿立方米扩大到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由目前的17%进一步上升30%。


  单卫国认为,油气消费东移表面上看是地理方位的转移,其背后反映的是油气消费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东方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事实。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未来油气消费需求将逐步下降。而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时期,油气消费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亚太地区油气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将使得该地区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净进口地区,这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亚太和中东地区的石油需求将在2020年前后超过欧美的需求总量。(图表资料来源:《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