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13年工作要点

   2013-02-20 中华石化网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209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联合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扎扎实实抓好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运行监测和自身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重要会议及展览,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引导等作用,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以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为基础,引导行业提高经济效益

1、夯实快速反应机制基础。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进一步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专业协会、地方协会(行办)和重点骨干企业的合作,建立和完善信息直报系统,编制发布行业经济运行报告和效益报告,提高分析监测能力和水平。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引导企业加强生产和资金管理,提高产品品种、质量、服务水平,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和效益水平。

2、跟踪研究重点、热点问题。重点跟踪研究资源税、环境税、成品油天然气价改、特别收益金政策、进出口政策等行业热点问题,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诉求,助推重点领域改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做好经济运行预测工作。研究建立一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体系完备的行业景气指数体系。编制发布《2013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及2014年预测报告》。

4、维护产业安全。做好产业预警、贸易保障措施及贸易争议协调工作,对重点产品开展贸易磋商,化解贸易摩擦。配合商务部做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工作。

二、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为重点,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1、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监测和预测,制定炼油、氮肥、磷肥、烧碱(包括PVC)、纯碱、电石、轮胎等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工作方案。组织相关专业协会、重点骨干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分行业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思路、目标、路线图以及政策建议。协助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产能总量,推进淘汰落后产能。

2、加强能源工作。完善“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扩展到炼油和乙烯行业,发布产品数量达到14个。与全国总工会合作开展节能减排劳动竞赛,授予成绩突出的单位“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组织编制“化工石化能源管理负责人培训教材”,抓好节能队伍建设。继续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抓好企业试点,筹备建立石油天然气专业委员会,搭建能源行业协调合作平台。关注油气行业发展情况,及时客观反映企业诉求,促进行业自律,向政府部门提出促进油气发展和改革的措施建议。

3、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开展化工新材料(碳纤维)、非常规油气、高端专用化学品、现代煤化工发展状况调研,做好“石化行业生产力布局”、“敏感区域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规划”、“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等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提出相关发展规划和建议。

4、加快制定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标准。重点做好绿色支农产品、环境友好型涂料、染料、胶粘剂以及涉及医用、食品用橡胶制品和节能、低耗产品、节能装备、能耗限额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做好强制性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开展综合标准化和产业联盟标准化试点,构建协调成套、层次合理的化工行业标准化体系。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的活动,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5、加强质量管理。深入推进“质量兴业”活动,加强行业品牌建设,做好行业知名品牌产品培育工作,开展品牌竞争力指数研究,推动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继续开展质量管理小组、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做好首席质量官制度推进工作和中国工业大奖、中国质量奖的组织实施工作。总结企业开展“质量标杆”活动的典型经验,推荐优秀企业的典型经验参与全国“质量标杆”遴选,组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持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修订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研究建立实施质量准入评价制度。

三、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组织科技攻关。遴选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编制《2013年行业科技指导计划》,编制《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指南》,做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推进制高点技术科技攻关取得积极进展。配合国家科技部等政府部门,组织好国家863、科技支撑等计划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做好2014年重大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

2、加强技术改造。配合工信部做好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认真梳理《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和联合会科技成果库项目清单,筛选、推广一批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组织申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实施提升能效、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3、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开展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培育和认定工作。配合政府部门推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4、开展科技奖励与成果鉴定。做好国家科技奖的组织申报和国家能源科技奖的评审工作。修改完善联合会科技奖励办法,提高技术发明奖比例,增设创新团队奖。组建奖励基金管委会理事会,做好专项科技奖励基金的接受、保值、增值与使用工作。积极开展项目申报、成果鉴定、技术咨询、技术评估和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工作。

5、完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开展行业专利发展状况调研,对页岩气、现代煤化工等重点产品领域进行专利态势分析与预警,发布1-2个专题报告。完善专利工作机制,开展企业专利发展战略培训等服务。

6、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开展重大装备需求调研,提出“石油和化工高端和重大装备研制重点”。组织重大装备研制科技攻关,推广应用先进装备技术,提升石油和化工装备水平。

四、以实施责任关怀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深入推进责任关怀。办好中国责任关怀促进大会和ICCA责任关怀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会议。加快组建责任关怀宣传、培训、研究、职业健康安全、工艺安全等工作组。完成责任关怀培训大纲,加强培训队伍建设。组织召开社区认知工作研讨会,倡导化工园区、企业举办开放日等活动,促进行业与社区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化工园区、专业协会、地方协会(行办)合作,以园区、专业协会和地方协会为依托,开展理念宣贯、准则培训等工作。抓好企业与化工园区实施责任关怀典型,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动大型骨干企业实施责任关怀取得积极进展。

2、开展“绿色石化”宣传活动。与知名新闻媒体以及大型会员企业合作,拍摄面向社会公众的专题宣传片。举办中国国际绿色石化摄影大赛暨展览,组织国内外化工园区、企业参与交流与展示,推动在主要石化城市巡回展览。组织专家编写面向大众、结合热点、普及化学基础知识的读本。

3、推进清洁生产。以氯碱行业和大型企业为切入点,开展清洁生产培训和审核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完善环境保护支撑技术库,组建环保专家库,采取现场诊断、召开专题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加快技术推广。开展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评选和环境友好型产品(工艺)认定,开展有毒有害产品、原料、工艺的替代工作。

4、促进循环发展。围绕重点行业和化工园区,开展循环经济典型工程、企业和园区调研,掌握石油和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实施情况。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征集和评选,形成循环经济支撑技术、工艺、设备名录。与政府部门积极沟通协调,配合做好循环经济政策研究制定、循环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的推荐、评选工作,培育一批示范工程、企业和园区。组织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管理等咨询服务。

5、突出重点与难点。加快低汞触媒和汞污染防治技术推广,研究实行低汞触媒生产企业公告制,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督促检查,组织开展技术咨询、现场培训等服务。积极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发布磷石膏堆场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开展化学法分解磷石膏技术调研,筹建技术攻关工作组,提出税收优惠等政策建议,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大力推广无钙焙烧等清洁生产技术,减少铬渣产生量,配合政府部门做好铬渣整治和铬盐新、扩改建项目准入工作。开展行业二氧化碳减排和低碳工艺路线研究,加强节水型企业建设,研究提出节水标杆企业和标杆指标建议。

6、强化行业安全管理。组织开展“化工园区和重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风险隐患诊断活动”、重点环境管理化学品风险评估,制定《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化工园区安全环保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化工园区建设。组织开展HAZOP安全技术培训,筹划组建化工行业安全标准分委会,扎实开展安全标准研制工作。

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行业对外开放水平

1、强化对外合作工作基础。开展外资在华投资情况及发展趋势、国内企业“走出去”情况以及发展趋势等重大问题研究,提出联合会工作思路、工作重点以及政策建议。改革外资委组织形式,成立外企工作委员会。创新外资企业座谈会模式,扩大外资企业联系范围,发展一批知名外企会员。

2、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举办好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亚洲石化科技大会等重点品牌会议。组织好与美国、欧盟、东盟、中东、韩国、日本等国家与地区交流互访,积极参加和承办ICCA举办的会议与活动,继续与国际能源署、国际化肥协会等加强合作。

3、搭建与台港澳地区之间的交流平台。举办好第八届海峡两岸石油化工科技经贸交流大会,与澳门促进局共同开好“绿色化工”论坛。

4、做好外事管理工作。强化邀请函、出国(出境)团组审批、境外展览会等手续管理,严格外事纪律并要求提交出访报告。定期发布外事简报或期刊,充实英文网站内容,做好2012年联合会年报的编纂、翻译等工作。

六、加强自身建设和党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联合会党委及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要突出重点,明确主题,研究分析原因,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工作进展。会领导每年调研的时间不少于30天,围绕至少一个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坚持面向政府高层、企业高管、专业高端的原则,办好《产业重大问题研究》,打造行业重大问题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2、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分解工作任务。认真梳理工作流程,深入分析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逐一落实整改。修订、完善各项财务制度,做好审计工作。通过建章立制,优化和完善工作机制,做到“岗位设置科学、职责清晰明确、执行落实有力、监督检查到位”。加强督促检查,促进联合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3、开展行业劳模评选表彰活动。会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成评选推荐名单和材料的报送、审核、公示,形成表彰决定,举办表彰大会,大力宣传行业劳模先进事迹。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开展行业劳模评选表彰活动,研究促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为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支持。

4、做好会员管理与服务工作。分析各类会员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分类服务和管理。建设“会员之家”,建立电子档案库,搭建工作交流平台和信息互动平台,组织好第四届会员单位联系人活动,及时提供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举办好三届四次理事会议、高级副会长座谈会等重要会议。

5、做好专业协会和事业单位工作。指导10家专业协会进行换届,加强审查和监督,努力解决个别专业协会存在的超期换届不履行程序、组织不健全等问题。按照国资委要求,积极推进品牌协会建设,组织专业协会参加社团评估,提升规范治理和运作水平。

6、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举办学习培训班与专题讲座,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关心青年干部成长,完善中青年干部竞聘机制,组织好机关系列讲座和大讲堂。加强组织考核,促进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梯队建设,稳步推进所属报刊单位改制工作。总结联合会不同发展时期的“办会”经验,形成联合会文化。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