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污染频发 环保新政出组合拳

   2013-02-22 中化新网

147

 

    大范围空气污染还未平息,水污染问题汹涌来袭。一系列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不良社会影响,一次次敲响化学品污染防治警钟。

    仅春节长假结束以来的一周时间,环保部就陆续发布多项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措施,其频率之高尤显决心和力度。在污染事件屡屡发生刺痛国人的同时,环保的严峻性、迫切性与重视程度也随之上升,可以预期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话题将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焦点。

 

我国首个危险化学品环境防控规划发布   



    紫金矿业泄漏污染事件、杭州苯酚槽罐车泄漏引发新安江污染事件……一系列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不良社会影响,一次次敲响化学品污染防治警钟。


    环保部发布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显示,化学品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化学品污染进行全面防治。


    规划显示,我国现有生产使用记录的化学物质4万多种,其中3000余种已列入当前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具有急性或者慢性毒性、生物蓄积性、不易降解性、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等危害的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数十种已被相关化学品国际公约列为严格限制和需要逐步淘汰的物质。同时,尚有大量化学物质的危害特性还未明确和掌握。


    规划说,目前,我国化学品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和风险隐患突出,发达国家已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学品在我国仍有规模化生产和使用,存在部分高环境风险的化学品生产能力向我国进行转移和集中的现象······  【全文】

 

 环保部保监会启动环境污染强制险试点 


    环境保护部与中国保监会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据介绍,《指导意见》明确了强制投保企业的范围:一是涉重金属企业。包括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 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内涉及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企业。二是按地方有关规定已被纳入投保范围的企业,都应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三是其他高环境风险企业。国家鼓励石化行业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废物经营企业、以及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二恶英排放企业等高环境风险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全文】

 

环保部推出史上最严大气治污新政  
 

    环境保护部2月19日决定,将在包括19个省(区、市)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内的重点控制区,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六大重污染行业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火电、钢铁、石化工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现有项目,实施特别排放限值。


    根据新政,石化、化工、有色、水泥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等项目待相应的排放标准修订完善并明确特别限值后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政策。同时,在47个城市的主城区范围内,石化行业、燃煤工业锅炉项目待相应的排放标准修订完善并明确特别排放限值后,按照标准设定的现有项目过渡期满后分别执行挥发性有机物、烟尘特别排放限值。


    尽管这些重点控制区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有一定的缓冲期,但此项新政仍被业界视为大气污染防治的最严产业政策······  【全文】
 

环保部拟实施空气质量一票否决制


    记者4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为进一步推动跨省份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环保部正在拟定涉及19个省份的考核办法,其中包括大气污染治理项目投运率、机动车黄标车淘汰率和尾气检测率等多个指标,并争取对空气质量实施一票否决制。


    记者获悉,环保部正在制定的考核办法中,“规划年度考核”与“终期评估结果”将向国务院报告,作为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对项目进展缓慢、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实施阶段性建设项目环评限批。


    在本轮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前夕,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就发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而早在2010年,环保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城市城区及其近郊禁止新建、扩建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重污染企业······  【全文】

PM2.5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在开展细颗粒物排放总量调查的基础上,实行细颗粒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将细颗粒物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意见稿明确了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目标,即到2015年,建立有效的排放监控机制和考核机制,构建完善的政府和企业目标责任制,基本建立起重点区域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体系,并逐年减少细颗粒物排放总量;到2020年,建立区域层面大气污染监测、评估、监督体系,细颗粒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

  
    意见稿关于污染预警与应急措施的内容中,提出建立部门间气象条件与空气质量会商机制。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严重空气污染,应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应根据当地细颗粒物来源和污染源分布情况,制定严重空气污染的应对方案,包括:紧急关停的排污设施名单、敏感人群防护方案、不适人群治疗方案等。出现严重空气污染状况时,应及时启动应对方案,开展相关工作。应将老年人、中小学生、体弱多病人员等作为敏感人群,及时发布个人防护建议,包括减少户外活动、关闭住所门窗、停止体育锻炼、外出佩戴防护用口罩等。

  
    另外,意见稿中关于“应将制定城市建设规划作为防治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手段”的表述引人瞩目,其内容包括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设置公共交通系统,缓解交通拥堵等。


严峻现实

专家称我国大气污染到了危险极值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1月份我国中东部多次严重的空气污染?对于雾霾天气如何准确有效地监测预报预警?2月21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雾霾天气成因分析与预报技术研讨会,邀请大气和环境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大气污染到了危险极值,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今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相继出现4次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30个省(区、市)。其中1月6日—16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雾霾天气过程。雾霾天气给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认为,静稳天气和污染排放是雾霾形成和持续的重要因素。由于在一段时期内大范围的气溶胶(污染物)的排放变化不会很大,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受到气象条件的控制。今年1月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与前期最大的不同是中纬度地区环流经向度小,这使得此期间北方冷空气强度变弱,南方暖湿气流相对较强,大气静稳且相对湿度较高。


  专家指出,我国气溶胶浓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是较高的,仅次于南亚城市,远高于欧洲、美洲的城市。气溶胶粒子不仅对形成霾有贡献,还作为凝结核参与到了雾的形成过程中,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人为大气气溶胶粒子对雾和霾的形成都有极大影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等专家指出,雾霾形成后,会使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大气层结稳定度增加,有利于气溶胶不断积聚和凝聚,还造成更多雾滴生成,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连续数天雾霾污染不断维持和加剧的现象······  【全文】


锐评

构建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扬弃,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应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的关键,多方采取措施,发挥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突出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赋予环境保护的时代重任,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和更高战略,提前谋划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环境保护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构建和营造有利于发挥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制度环境。从国家层面制定有利于环保的税收、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和环境承载能力,严格环境保护行业准入制度,切实做到经济发展政策和环境政策充分融合。制定配套的地方环境保护条例,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援助机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基本形成宽领域、多层次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积极推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司法机关、人大和行政监督机关对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实施情况检查力度,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依法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利。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修改,参与环境"电子眼"监管,有效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全文】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