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家的首席专家康积伦

   2013-02-26 中华石化网记者 罗建东

138

吐哈油田A级科技项目首席专家康积伦是个有故事的人,却不善于将故事讲给别人听。熟悉他的人都说,那是因为他将故事写在了几千米下的地层。在那里,他的每个故事都很“深沉”。

1996年至今,康积伦一直围绕吐哈盆地的油气勘探研究做文章。16年来,他“挥毫泼墨”,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大部头”:发现有利圈闭60余个,提交各类井位50多口,钻探成功率保持70%以上,为吐哈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看得见、摸得着、采得出”优质储量及高效建产区块。

“老康是个有思想的人。很多被一些专家列为禁区、打入‘冷宫’的区域,经他一捣鼓、一琢磨,总能起死回生。”谈起康积伦,同事们无不称道。

2012年8月26日,康积伦和同事提交的吐4井在白垩系获高产油气流,为吐哈拓展出一个3000万吨优质储量区块,为油田上产开辟了新领域、新战场。对此,康积伦说:“我们是搞油气勘探的,油井出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每提交一口井位,就像在打一场仗,事前要分析各种资料,确定主攻方向,拿出具体方案,为钻探画好作战图。钻探时,我们脑子里总是激烈斗争,怕钻探效果同设想的不一样、怕出现误差……现场一发生异常,我们就紧急会诊,调整方案,不断地否定自己、肯定自己、再否定自己。经常‘推翻自己’是一件痛苦而矛盾的事,但我们必须忍受这种自我折磨。只有将理论、技术最终落实到井位上,只有井最终出油了,投资见到效益了,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不然我们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油田。”

康积伦说:“很多人比我聪明。他们能用‘巧办法’干工作,我没有那份资质,只能用‘笨办法’解决问题。”他不断学习国内外新理论、新经验,激活思维,转变认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吐哈勘探研究探索新路子。学习,让康积伦成为杂家。岩石学、矿物学、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构造学、地貌学、地质力学,只要与石油勘探有关的学科,他都有所涉猎。这使得他在观念、技术、认识上飞速进步。他提出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八套技术系列和精细勘探七定技术,成为吐哈岩性油气藏勘探研究的“领军技术”。“到现在,我的脑子里装了上百个典型案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争议性的。这些案例就是最好的老师,我从中吸取养分,增长见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是学习为我提供了第一桶‘思想之金’,为我打开了一扇创新之门。”康积伦说。

工作上风风火火,激情满怀,但在妻子眼里,康积伦是一个不爱家的人。关于家,康积伦的同事讲了这样一件事。2012年5月,康积伦乔迁新居。可直到新房装修入住,两个多月时间,他还搞不清自家房子的具体位置。一次下班后,他急匆匆往家里赶。可到了小区里,他懵了:家在哪儿呀?正当他在小区里四处乱转、一筹莫展时,遇到一个熟人。

“我看你在这里转悠半天了,怎么回事?”熟人问。

“我找我家。”康积伦答道。

“你连自己家都找不到?可真有意思!”熟人打趣道。

“真的,我只来过两次,没记住。”康积伦认真的样子把熟人逗笑了。随后,得知消息的妻子赶到,把他领回了家。至今,同事们还拿这事儿同他开玩笑。

“搞勘探研究的,有个职业习惯:即便睡着了,梦里也会浮现出一张张地质图、一条条曲线和数据。每年我要组织参加100多场汇报会,写100多份材料,加上其他工作任务,经常在办公室通宵达旦地干,对家的关照自然少了些。以后我会注意的。”提起这事儿,康积伦有些不好意思。

采访结束,记者请他自我评价一下。他沉思了一下,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三条:技术上不断创新,工作上实事求是,生活上尽量简单。别人都说我不爱说话,但我觉得一个搞勘探研究的,说得好不如干得好。你的研究成果就说明了一切,其他的无须多言。”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