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行业因其能源消耗占到了我国化学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9%,而被列入业内五大高耗能产业。日前,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在其编制的《重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规划研究》(初稿)中,根据氯碱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列出了到“十二五”末该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并分别提出了行业综合能耗的平均值和先进值。
那么,氯碱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行业应该通过哪些措施达到既定目标?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又给出了哪些建议呢?记者进行了采访。
烧碱:抑产技改节能
据悉,“十一五”期间,我国氯碱行业通过结构调整、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了行业节能减排水平的不断提高。膜法盐水精制、膜法除硝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尝试,使得烧碱行业的能耗、废水和废渣排放量大幅降低。2011年,我国烧碱单位产品平均综合能耗936千克标煤/吨,较2006年全行业平均能耗下降约17.1%,全国烧碱生产节能共计473万吨标煤。
虽然如此,但是行业发展中制约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问题依然存在。
把脉 ●产能过剩严重●产业集中度低
“目前我国氯碱化工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烧碱市场需求旺盛,但增长速度有所减慢;生产技术成熟,产能增长迅速。由于产能持续较快增长,而下游市场增速相对较低,导致装置开工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成为该行业能耗较高的首要原因。”负责氯碱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规划编制工作的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蔡杰谈道。
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我国烧碱产能达3421万吨,稳居世界首位。到2012年底,国内烧碱产能已达3736万吨。虽然2011年国家就加大了对氯碱等“两高一资”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隔膜法烧碱等落后产能的退出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但氯碱行业产能扩张势头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西部能源丰富地区仍存在较强的非理性投资冲动。目前烧碱装置的平均开工率约70%,行业总能耗居高不下。
另外,经过近几年的整合,我国氯碱行业生产正向大规模、集约化方向发展,国内大型烧碱生产装置逐年增多,拥有百万吨级别的化工集团正在逐渐形成,但行业中存在的产业集中度较低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善。2011年,我国共有181家氯碱企业,平均烧碱规模约为18.9万吨/年,平均产量约13.6万吨/年,不仅装置规模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未形成具有系列产品链、具备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的大型、特大型氯碱企业。
开方 ●总量控制●严格准入
蔡杰表示,结合行业能耗现状以及未来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十二五”末,烧碱(离子膜法,32%液体烧碱折100%计)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平均值≤880千克标煤/吨,先进值≤835千克标煤/吨。
为实现上述指标,烧碱行业首先应实施总量控制与淘汰落后措施。要采取有效手段,严控新增产能,确保总量控制落实到位;要着眼于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合理、健康、有序、适度发展,坚持总量控制、氯碱平衡的发展原则,采取有效手段,严格控制产能的过快增长。
其次,完善行业准入机制。《氯碱行业准入条件》已经实施5年,但行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产能无序扩张仍在继续,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安全环保仍面临较大压力。
“经过5年的较快发展和结构调整,《准入条件》在产业布局、能耗、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指标和要求也需要根据新形势进行必要的调整。”蔡杰表示,应更加严格地进行产能总量控制,提高能耗、安全和环保要求,突出行业准入的监督管理,以进一步发挥有效的调控作用,促进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再次,完善标准体系。建议完善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等标准体系,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加强环保、安全监管,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把脉 ●尖端技术发展缓慢
········
详细内容请见特供资讯及决策大参考(ipa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