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橡胶行业协会呼吁国家制定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法规

   2013-03-25 中华石化网经济导报

211

中华石化网讯 “我省卡车和轿车常用的子午线轮胎年产量近1.7亿条,但正规企业的年翻新量仅有20多万条。这固然有行业起步晚等原因,但法规掣肘的弊端正日益凸显,我们再次呼吁国家尽快制定并实施实质性的相关扶持和规范法规。”经济导报记者近日在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采访时,刚结束相关调研的该协会会长张洪民不无忧虑地说。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仲雪也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尽快制定法律法规,以促进橡胶资源循环利用,大力解决因处理废旧轮胎导致的污染等问题。

政策有待更给力

张洪民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山东省废旧橡胶的利用主要以废旧轮胎为主,利用方式主要是生产再生橡胶、橡胶粉和轮胎翻新。全省现有废旧橡胶综合利用企业100多家,轮胎翻新年产量20余万条,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

据介绍,在山东,三角(威海)华达复新有限公司和赛轮公司轮胎翻新厂是规模最大的轮胎翻新企业,其年产能也不过分别有10多万条,其他企业年产能仅有几千至几万条,而美国一家公司的年翻胎量就高达2000万条。

“我国轮胎翻新业发展落后,除企业自身原因外,与缺少政策扶持也有很大关系。”三角集团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王波说,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废旧轮胎实行无偿利用,企业回收废旧橡胶制品不仅不花钱,还能获得补贴,产品也全部免税。

张洪民说,其实早在2007年,有关部门就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列入当年法规立项,计划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但6年过去了,这一条例至今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去年8月份,工信部发布了《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及《废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但目前看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由于政策缺失、监管不到位,整个行业秩序也难以规范。庆云华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的废旧轮胎翻新企业虽然已具备生产能力,但由于大量非法的轮胎炼油和翻新小作坊争抢旧胎源,致使废旧轮胎翻新企业很难建立稳定的旧胎供应链。

翻新率低于世界均值

据了解,我国2012年产生废旧轮胎2.8亿条,总重量1018万吨,年产生量居世界第一。但令人尴尬的是,我国废旧轮胎回收率不足50%,而发达国家普遍在90%以上。特别是我国废旧轮胎的翻新率仅为3%,不仅远低于世界第一轮胎翻新大国美国约14%的翻新率,也低于6%的世界平均值。同时,我国橡胶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较石油、铁矿石更甚,远超国家战略资源安全警戒线。

为此,张洪民建议,尽快通过立法手段,对废轮胎的运输、贮存、处理和再利用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鼓励规范的有实力的轮胎循环利用企业进入废旧轮胎回收领域,并予以一定补贴和税收优惠,通过经济杠杆提高正规企业从事回收行业的积极性。同时,坚决取缔土法炼油小工厂,提高环境违法成本。此外,还要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废轮胎裂解新技术,加大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由于国内运输行业普遍存在超载现象,极易造成轮胎的早期损坏,如胎体变形、鼓包、脱层、超过磨损极限等,因此无法翻新,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张洪民还希望国家能够及时出台政策规范轮胎的使用,减少“无可救药”的废轮胎的产生,以进一步提高轮胎翻新率,节约橡胶资源。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弘扬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